19
11
近日,由亚洲消融学会主办的第5届亚洲肿瘤消融学会议(Asian Conference on Tumor Ablation 2018, ACTA2018)在印度南部海滨城市金奈召开,大会主题为“联合治疗攻克肿瘤(COMBINE TO CONQUER)”。
本届盛会共迎来了100余位来自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和学者进行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肺癌消融、肝癌消融,甲状腺肿瘤消融,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消融、肾与前列腺肿瘤在内的多种肿瘤的消融治疗和多学科综合治疗,涉及了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消融,不可逆电穿孔(纳米刀),HIFU消融等多项高精尖肿瘤消融治疗技术。进一步确定了肿瘤消融的亚洲共识。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影像与微创介入中心主任导师吴沛宏教授,黄金华教授,范卫君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并做大会主题发言。
ACTA是肿瘤消融治疗学界最重要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之一。我国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沛宏教授受邀作为大会共同主席、常务理事会成员,主持会议并作了题为“肿瘤的微创介入治疗联合生物免疫治疗”的专题讲座,内容包括了肝癌,肺癌,肾癌等多种实体肿瘤,在有效灭活肿瘤的同时应用生物免疫治疗预防肿瘤复发,显著地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期。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全球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因而恶性肿瘤由于其侵袭性生长,易通过淋巴道和血管转移的特点,其在发生之初即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吴沛宏教授创建的肝癌的TACE序贯联合消融和生物免疫治疗的治疗模式,即在尽可能去除瘤负荷,消除肿瘤的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同时,应用生物免疫及抗肿瘤免疫细胞消灭体内残存的癌细胞,肝癌患者的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明显提高,其疗效明显超过了目前传统的治疗手段,很多病人治疗后已生存超过10年,最长的长达19年仍然健在,体现了肿瘤的建设性治疗理念及其疗效,即在有效灭活肿瘤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护患者生理功能,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这一治疗策略,高度体现了肿瘤治疗越来越重视人性化、理性化、个体化及患者良好的生活质量。
肿瘤的建设性治疗理念的提出引起了与会专家热烈的讨论和高度认可。并鉴于吴沛宏教授对于肿瘤微创消融治疗和生物免疫综合治疗的杰出贡献和学术成就,ACTA大会授予吴沛宏教授“杰出学术成就奖”和“终生贡献奖”。
此次ACTA2018,提供了与国际知名肿瘤消融和综合治疗专家直接交流的机会。吴沛宏教授,黄金华教授,范卫君教授以及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等国内著名医院和高校的参会教授,代表了我国肿瘤消融治疗的最高学术水平,其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学术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