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us now0755-8668-0658 Emailinfo@immuclin.com

公司介绍

深圳益世康宁生物医学发展有限公司位于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是一家以高新技术研发、转化及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科学、规范地推动多靶点靶向性T细胞免疫治疗(ACTL)及其制剂产品群的研发、细胞制备中心建设和管理、医学数据管理中心的建设和临床医学转化。使ACTL这一国际创新技术成为政府批准、医生支持、患者受益的肿瘤治疗主流方法之一。
公司拥有留美博士、硕士等高级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队伍,同时还拥有来自中国、美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专家组成的顾问团队,以及阿肯色大学医学院强大的研发能力和雄厚的技术实力,给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提供保证。
目前公司拥有14项中国发明专利、4项美国专利和1项欧洲专利,预计5年后将拥有近50项发明专利。同时,公司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产品有30余种,预计5年内公司将研发和生产50余种产品。公司ACTL-01号产品(非小细胞肺腺癌复合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所激活的自体T细胞注射液)已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中心(CDE)获批备案,进入技术评审阶段。
公司将临床数据、研究数据、运营管理、患者服务和区域协同管理整体规划,实现分散系统间的数据集成、交互与融合,建立综合性的医学数据中心。医学数据中心为公司在生物医学研究、转化医学研究上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公司将与国内外著名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及生物科技企业一道,造福患者、提升科技、发展经济、服务社会!

19
拥有13项国内外发明专利
50
预计5年后将拥有近50项发明专利
25
规模化、标准化生产25种产品
50
供应全中国50余家三甲医院
5000
治疗近5千余名患者

企业文化

  • 企业使命

    传播大爱,传递希望;

    为肿瘤患者续写生命的传奇

  • 企业愿景

    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成为世界一流的生物医疗企业

  • 经营理念
    专业为本、实效制胜
  • 人才理念
    人尽其才、德者居上
  • 服务理念
    患者满意是我们的唯一标准
  • 管理理念
    诚信、团队精神、创造力
  • 产品理念
    效果是检验产品理念的唯一标准
  • 企业作风
    严谨求实快乐互助

公司大事记

  • 2024s
    4月,益世康宁赴贵州和贵州大秦肿瘤医院、贵州卡尔细胞进行多边学术交流。
  • 2024s
    4月,和元生物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238,以下简称“和元生物”)与深圳益世康宁生物医学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世康宁”)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2024s
    7月,益世康宁首席科学家刘勇发表精彩主题演讲,共话基因与细胞治疗行业前沿。
  • 2024s
    7月,益世康宁-中源协和ACTL技术分享会在上海中源协和生命体验馆召开。
  • 2024s
    9月,公司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
  • 2024s
    9月,公司获得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颁发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称号。
  • 2024s
    10月,公司获上海市卫健委批准,开展“ACTL-02 对比严密随访用于可切除胃癌围术期化疗后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一项随机、开放标签、IIT临床研究”的临床试验。
select
  • 2023s
    11月,苏州百因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赵晓剑博士率队访问深圳益世康宁生物医学发展有限公司,双方就技术研发、市场合作等展开交流。
  • 2023s
    12月,布林凯斯(深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冯魏巍来访交流。
select
  • 2021s
    3月,公司与浙江普陀医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开展《ACTL靶向性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复发性前列腺癌项目》,共同推进细胞治疗特色区设立、细胞治疗临床应用基地项目申报和临床科研及转化创新产学研究工作。
select
  • 2020s

    7月,公司获江苏省卫计委批准,开展“ACTL高瘤负荷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随机、开放、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的临床试验。


  • 2020s
    8月,公司以ACTL靶向性细胞免疫治疗技术为基础的针对非小细胞肺腺癌的细胞免疫治疗制剂“非小细胞肺腺癌复合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所激活的自体T细胞注射液”已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中心(CDE)形式审查,进入技术评审阶段。
select
  • 2019s
    8月,深圳益世康宁生物医学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
select
  • 2018s
    9月,公司乔迁至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北区朗山路11号同方信息港A栋7层。
  • 2018s
    9月,公司获得“2018年度生物/生命健康产业创新成果”奖。
select
  • 2017s

    2月,浙江前列腺癌多中心临床研究实验课题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启动。

  • 2017s

    4月,深圳益世康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新加坡世康集团(REGENE GROUP)ACTL 技 术项目合作签约圆满举行,在新加坡建立抗癌生物治疗中心。


  • 2017s

    6月,公司成为广东省转化医学学会理事单位。

  • 2017s

    9月,公司获得“发现-2017科技创新”先进单位。

  • 2017s

    9月,公司获得“2017年度生物/生命健康产业创新成果”金奖。

select
  • 2016s

    1月,公司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公司成功迈上资质新台阶。

  • 2016s

    3月,公司顺利通过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AAA信用评级。


  • 2016s

    4月,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对2016年第一批科技创新项目进行了公示,公司位列其中。

  • 2016s

    4月,接待印度尼西亚前卫生部医生司司长Ahmad教授及多位当地医疗集团的董事长和专家。

  • 2016s

    6月,公司获江苏省卫计委批准,开展“多靶点靶向性T细胞免疫治疗(ACTL)联合TKI治疗晚期EGFR敏感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开放、空白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的临床试验。

  • 2016s

    9月,益世康宁公司获得深圳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深圳市科技进步奖”。

select
  • 2015s
    6月,公司与泰国BBH医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公司业务进入国际市场。
  • 2015s
    8月,公司获得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2015s

    8月,公司获得OHSAS 1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2015s

    8月,公司获云南省科技厅批准,开展“肿瘤特异性抗原介导的CTL细胞精准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的临床试验。

  • 2015s

    10月,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对2015年科技创新劵项目进行了公示,公司位列其中。

  • 2015s

    10月,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署对2015年小型微型企业培育项目进行了公示,公司位列其中。

  • 2015s

    11月,公司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select
  • 2014s

    1月,公司于2013年申请的深圳市第三批创业资助项目合同完成审核,获批资金50万。

  • 2014s

    3 月,公司与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正式签署商业合作协议。

  • 2014s

    4 月,公司于2012 年加入由深圳市科委牵头组织成立的深圳市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协会,当时为会员单位。

  • 2014s

    5 月,公司申报的“新一代ACTL靶向性抗乳腺癌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开发”获得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技术开发”奖励。

  • 2014s

    6月,公司申报的“基于病毒载体的乳腺癌细胞免疫治疗关键技术研发”获得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技术攻关”奖励。

  • 2014s

    9月,公司获得“2014年度生物/生命健康产业创新成果”金奖。

  • 2014s

    10月,公司获得ISO 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2014s

    11月,公司获得“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select
  • 2013s

    5月,公司成功与解放军307医院达成合作,并开始临床应用治疗。

  • 2013s

    6月,南山区区长、南山区科技局局长一行来我司调研。

  • 2013s

    9月,公司申报的“ACTL靶向性抗非小细胞肺癌新靶点重组腺相关病毒产品开发”获得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创业资助”。

  • 2013s

    9月,公司申报的“ACTL靶向性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研发及其应用”获得南山区科技创新局“核心技术突破”资助。

select
  • 2012s

    3月,深圳益世康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


  • 2012s

    3月,公司申报的“靶向性细胞免疫治疗产品及其技术研发和应用”获得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创业资助”。


  • 2012s

    3月,公司申报的“靶向性抗前列腺癌细胞免疫技术和应用”获得南山区科技创新局“一般性研发资助”。


select

资质荣誉

  • 年份 奖项/证书 颁发单位 适用范围
  • 2024 第十六届深圳创业大赛“优秀奖” 深圳市龙华区科技创新局 查看
  • 2018 2018年度生物-生命健康产业 深圳国际生物/生命健康产业展览会组委会秘书处 查看
  • 2017 2017年生命健康产业创新成果金奖 深圳国际生物/生命健康产业展览会组委会秘书处 查看
  • 2017 广东省转化医学学会 广东省转化医学学会 查看
  • 2017 发现-2017科技创新先进个人 中国科学家论坛 查看
  • 2017 发现-2017科技创新先进单位 中国科学家论坛 查看
  • 2014-2017 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查看
  • 2015-2017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查看
  • 2016-2017 深圳市科技进步奖证书 深圳市人民政府 查看
  • 2016-2019 企业信用等级证书 北京国富泰信用管理有限公司 查看
  • 2014-2017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广东质检中诚认证有限公司 查看
  • 2015-2018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广东质检中诚认证有限公司 查看
  • 2015-2018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广东质检中诚认证有限公司 查看
  • 2009 NCRR 2009年临床应用研究奖 美国国立研究资源中心 查看
  • 2008 UAMS 2008年研发红飘带奖 UAMS 查看
  • 2008 ASCO 2008特别认知奖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查看
  • 2007 ACS 2007年癌症控制进步奖 美国癌症学会 查看
  • 2003 NCI 2003年职业生涯发展奖 美国国立研究所 查看

专家团队

刘勇教授
ACTL技术发明人 益世康宁首席科学家

ACTL靶向性抗肿瘤免疫技术首席科学家。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1998年前往美国,先后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国家和国阿肯色州癌症协会等科研项目资助。


个人介绍:

师从国际腺相关病毒领域权威保罗.赫蒙雷特(Paul Hermonat)以及2011年诺贝尔获奖者拉尔夫.史坦曼(Ralph Steinman)

曾担任美国阿肯色大学医学院洛克菲勒肿瘤中心的基因及生物治疗中心副主任

曾担任美国斯坦福桥大学医学院肿瘤中心的免疫治疗中心副主任(筹)

浙江医科大学博士学位

美国阿肯色医科大学博士后,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临床讲师

美国和香港内科肿瘤医师执照

ACTL技术发明人,益世康宁首席科学家

中国、香港、日本等多所大学、研究机构和医院的特特聘、客座或荣誉教授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的肿瘤生物及免疫治疗委员会成员

数家与肿瘤、免疫、病毒以及分子生物学有关的国际基础和临床期刊的编辑部成员或专职评阅人


主要成就:

刘勇教授率先在国际上证明无致病性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rAAV)能够有效感染人树突状细胞,推翻了以往认为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不能感染或者感染效率极低的观点。在研究中,又证明rAAV感染的树突状细胞能够有效诱导具有强大的靶向性杀伤恶性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随后进行相关的临床试验研究,获得成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重组腺相关病毒为基础抗肿瘤靶向性细胞免疫治疗技术(AAV-DC-CTL,简称ACTL)。ACTL技术的临床应用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刘勇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在数年内将AAV载体从第三代推进目前最新的第八代载体,所制备的rAAV病毒不仅滴度高,活性强,纯度高,而且完全符合临床治疗需要。而且将ACTL技术从第一代推进至第四代,第5、6代ACTL技术正在研发中。十余年来共累计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得由美国NIH、ASCO以及肿瘤协会等单位颁发的数项奖励获,拥有5项美国和国际专利,14项中国专利授权以及10余项国际和中国专利正在申请中。所创建深圳益世康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4年内先后获得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科技进步奖、国际生物科技成果金奖以及ISO9001等3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获得数项政府资助的研发项目。2016年先后获得卫计委的批准,率先在国际上开展针对非小细胞肺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正式的II/III期临床试验。此国家批准的在国际上首次开展的大规模靶向性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不仅为精准医疗提供临床大数据,而且使我国在相关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主要荣誉:

  NCI: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2003年职业生涯发展奖
        ACS:美国癌症学会2007年癌症控制进步奖
        UAMS:美国阿肯色医科大学2008年研发红飘带奖
        ASC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2008年特别认知奖
        NCRR:美国国立研究资源中心2009年临床应用研究奖
        2011年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外国高端专家
        2011年京津冀高科技领军人才
        2010年 天津市“千人计划”人才
        2013年 广东科技领军人才
        2014年 深圳高科技领军人才
        2015年 河北省“百人计划”人才
        2016年 江苏321工程人才 
        2017年 发现-2017科技创新先进个人
        2020年被《PNAS》杂志评为TOP100肿瘤内科医生
        2021年当选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拉尔夫·斯坦曼教授
前美国洛克菲勒大学教授

已故2011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奖者

前美国洛克菲勒大学(Rockefeller University)教授

前美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医药院院士

斯坦曼教授是国际著名的免疫学家和细胞生物学家。由于他率先发现树突状细胞(DC,dendritic cells),一种在免疫系统发挥关键作用的抗原提呈细胞,并揭示其功能,被誉为当代免疫学之父。树突关细胞的发现是二十世纪免疫学最重要的成果,医学、生物学以及免疫学标志性的里程碑,为当代免疫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贝弗莉.米歇尔教授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肿瘤中心主任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肿瘤中心主任

肿瘤内科教授、血液内科教授

美国血液病学会主席

米切尔教授长期从事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独创了数种治疗白血病的新疗法,是一位具有国际知名度的肿瘤专家。


束永前教授
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

南京医科大学肿瘤教研室主任,江苏省肿瘤转化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南京医科大学肿瘤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省肿瘤学科学术带头人,共发表研究论文共70余篇,主编专著3部,获省厅级科技成果四次。近年来主要从事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诊治新靶标的研究以及胃癌的早期筛查及个体化治疗的遗传学策略研究,恶性肿瘤的分子免疫治疗。

行政任职:

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

南京医科大学肿瘤教研室主任

江苏省肿瘤转化临床医学中心主任

南京医科大学肿瘤研究中心副主任


社会兼职:

江苏省生物诊断与治疗专业委员会主委

江苏省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肿瘤生物诊断与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全国委员

CSCO执行委员

国家肿瘤热疗联盟副理事长

国际肺癌联盟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学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江苏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

江苏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南京市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人才称号:

省“333”第二层次培养对象

江苏省肿瘤学领军人才

江苏省肿瘤学创新团队负责人


获奖:

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分子标志指导下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及预后研究

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关基因检测在胃癌早期筛查及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

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胃癌的早期筛查及个体化治疗的遗传学策略研究

江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恶性肿瘤凋亡相关基因调控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江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微小RNA及重要信号分子在肿瘤耐药中的机制及应用研究

江苏医学科技一等奖:分子标志指导下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及预后研究

江苏医学科技二等奖Cripto基因检测在大肠癌诊断和预后评价中的应用

江苏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一等奖奖:他莫昔芬联合雷帕霉素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江苏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生活质量评估联合免疫功能检测对晚期肾癌患者靶向治疗的临床价值研究

江苏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一等奖:IGF1和microRNA-196a2基因多态性对中国人群肺癌易感性和预后的评估

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诊治新靶标的基础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江苏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 miRNA在恶性肿瘤临床诊治中的应用

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 生物靶标引导下的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诊治


发表文章及承担课题:

近年来发表SCI文章120余篇,出版专著四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国家卫生部课题、国家“863”课题、省卫生厅重大攻关课题和省科委省教委重大课题等多项科研课题。承担了国际多中心肿瘤新药的临床II-III期研究8项,国内多中心临床新药II-III期研究15项,并承担了多项临床IV期研究。


主攻方向:

自1994年开始一直从事临床肿瘤学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工作,重点为肺癌、消化系统肿瘤诊治的研究。近年来主要从事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诊治新靶标的研究以及胃癌的早期筛查及个体化治疗的遗传学策略研究,恶性肿瘤的分子免疫治疗。

夏建川教授
生物治疗中心主任、体细胞治疗与保健研究中心主任

夏建川 教授,现任生物治疗中心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生物免疫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细胞治疗质量控制和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长,广东省抗癌协会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免疫与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治疗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委,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国家华南肿瘤学重点实验室免疫与遗传研究课题组组长。美国《Cancer Letter》杂志编委,《癌症》杂志常务编委,国家自然基金和广东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评审专家。

夏建川 教授 1998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 1998-2000年在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0-2003年在哈佛大学Dana-Farber肿瘤研究所从事肿瘤的免疫治疗和肿瘤疫苗的研究。在此期间,首次证实DC/肿瘤融合细胞疫苗能诱导自发性乳腺癌转基因小鼠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为DC/肿瘤融合细胞疫苗在临床治疗肿瘤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免疫学专业杂志上(J Immunol 2003 Feb 15;170 (4):1980-1986;J Immunol, 2004, 172: 7848-7858;Immunology. 2003 Jun;109(2):300-7),2003年6月回国,利用在国外学到的先进体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积极开展肿瘤体细胞免疫治疗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体细胞制备技术操作规范、体细胞临床应用安全检测标准和体细胞免疫治疗临床应用规范,使体细胞免疫治疗向规范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肿瘤的体细胞免疫治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安全、有效的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临床应用研究项目,积极开展肿瘤病因学和肿瘤体细胞免疫治疗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在肿瘤病因学和肿瘤体细胞免疫治疗领域发表SCI收入的研究论文50余篇。主编了国内第一部《肿瘤生物治疗基础与临床应用》 的教材(中国科技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作为副主编编写了《个体化医学原则》专著(由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参编了医学高等院校本科教材《临床肿瘤学》和医学高等院校研究生教材《临床肿瘤学》等专著。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一种人肿瘤细胞分离纯化的技术 国家发明专利号:ZL 03146933.7;OK-432联合IFN-γ刺激诱导I型极化树突状细胞成熟并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 国家发明专利号:20131004940.6 )。曾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首届广州新侨留学生回国创业贡献奖,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获奖情况:
      (1)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省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3)2008年首届广州新侨留学生回国创业贡献奖


专著:

主编《肿瘤生物治疗基础与临床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

副主编《个体化医学原则》专著(由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

主编《肿瘤生物治疗》,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10月;


获得专利:
      (1)人肿瘤细胞的分离纯化方法    专利号:ZL 03146933.7

(2) 用于刺激树突状细胞成熟的组合物以及方法     专利号:ZL 20131004940.6


吴沛宏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影像与微创介入中心主任

吴沛宏,1982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现任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影像与微创介入中心主任,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及博士后导师。美国罗彻斯特大学(Rochester)医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临床客座教授,中山大学名医,中国名医百强榜微创介入治疗TOP10。


专业学会兼职:

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2007-至今)

亚洲消融学会常务理事(2014-至今)

亚太影像导引下的肿瘤微创治疗学会主委(2014-至今)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2006-至今)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影像导引下肿瘤消融治疗学组组长(2008-至今)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影像导引下肿瘤微创与生物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主委(2013-至今)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影像导引下肝癌微创与综合治疗专家委员会主委(2013-至今)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粒子治疗学组名誉主席(2007-至今)

广东省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2011-至今)

广东省医学会生物细胞治疗学会副主委(2012-至今)

广东省细胞治疗学会副理事长(2009-至今)

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与介入诊治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2011-至今)

广州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02-至今)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委(2001-至今)

广东省放射学会常委(1994-至今)

专业杂志编委(审稿人):

《中华医学杂志》编委(2009-至今)

《中华肿瘤学杂志》编委(2009-至今)

《介入放射学杂志》常务编委(2003-至今)

《癌症》杂志常务编委。(2003-至今)

中山大学及肿瘤医院兼职:

《学术委员会》委员(2010-至今)

《影像及诊断系统学术委员会》主任(2010-至今)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委员(2010-至今)

《放射防护委员会》副主任(2010-至今)

广东省、广州市保健委员会委员

《医用耗材管理委员》会委员(2010-至今)


海外留学经历:

1999-2000年在美国MD.Anderson肿瘤中心及Iowa University任访问学者学习交流肿瘤影像诊断与微创介入治疗。


临床医疗经验:

具有扎实的医学临床肿瘤学及影像学、肿瘤微创介入诊疗的基础。能熟练综合应用多种微创介入技术进行肿瘤治疗。具有30余年的肿瘤诊治经验,各种微创介入手术达15000余人次。特别是在肝癌、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子宫肌瘤、腹盆部肿瘤介入治疗、消融治疗、粒子植入等具有丰富的经验。创立了根治性微创介入肿瘤治疗及微创介入肿瘤淋巴结清除术的概念,并应用到肿瘤综合治疗领域;将根治性肿瘤治疗的概念引申为肿瘤局部的灭活,肿瘤所在器官水平及区域范围的灭活和全身水平癌细胞的灭活。创立并推动肿瘤治疗新模式即影像导引下的微创或无创治疗联合生物、分子靶向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的个体化、人性化、理性化、建设性的肿瘤治疗模式,在有效地治疗肿瘤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护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免疫功能。创立并推动肝癌介入治疗的基本模式转变即TACE序贯联合消融治疗和生物治疗,明显提高了肝癌的疗效,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减少了肝功能损害,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乳腺癌无创与微创及综合治疗的发起人之一,积极推动乳腺癌的个体化、人性化、理性化建设性治疗模式。开展多种肿瘤的微创介入治疗,如肿瘤的栓塞化疗、血管瘤栓塞;动脉导管药盒系统置入治疗头颈部、胸腹部、盆腔、四肢肿瘤;子宫肌瘤的微创介入治疗;支架安装治疗静、动脉及管腔梗阻、狭窄;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转移瘤;导向活检等。在国内率先开展介入导向生物基因治疗、动脉时辰化疗,并将肿瘤的抗血管治疗(栓塞化疗)与抗新生血管治疗方法结合,进一步提高了疗效。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应邀讲学。为WCIO(世界肿瘤介入治疗大会)共同主席;担任大会主席召开十次全国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六次肿瘤消融治疗全国大会及首届亚太影像导引下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


科学研究经验:

长期开展肿瘤微创介入治疗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发表SCI文章40余篇;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课题(为课题第二主持人及分题负责人)、九五攻关、卫生部、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委、省卫生厅、211工程等项目10余项。主编专著7部,①《肝癌微创治疗与多学科综合治疗学》,②《肿瘤介入诊疗学》,③《肿瘤消融治疗》,④《螺旋CT诊断学》,⑤《MRI.临床医师必读》,⑥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鼻咽癌的影像学诊断》;⑦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技术的应用原理与实践。主审专著《CT介入治疗学 》;为《肿瘤生物治疗的基础与临床应用》副主编;《临床肿瘤学》、《肿瘤学》等10余部专著编委。其中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肿瘤介入诊疗学》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


教学工作经验:

担任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医学影像学教研室主任,主持本科生、研究生、影像专业班、省内外进修生的培训教学任务,1995年、2003年分别聘为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影像医学及肿瘤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导师;连续十年主办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班“肿瘤微创治疗及肿瘤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