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us now
0755-8668-0658
Email
info@immuclin.com
语言选择: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EN
登录
注册
在线咨询
首页
ACTL治疗技术
技术原理
技术优势
技术安全性
临床适应症
治疗方案
治疗流程
技术专利
技术发展历程
肿瘤治疗与预防
病种查询
治疗案例
合作医院
早期发现
肿瘤预防
肿瘤护理
新闻中心
商务合作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企业文化
公司大事记
资质荣誉
专家团队
员工活动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24
06
关于公开征求《肿瘤治疗性疫苗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文章作者:admin
所属类别:政策法规
阅读量:347
肿瘤治疗性疫苗是指通过诱导或增强机体针对肿瘤抗原的特异性主动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清除微小残留病灶或癌前病变,以及建立持久抗肿瘤记忆等治疗作用的一类产品。近年,肿瘤治疗性疫苗已在肿瘤适应症显示明显的治疗潜能,其研发进展迅速,国内已有数十个产品获批开展临床研究。目前肿瘤治疗性疫苗的研发一般参考ICH S9、ICH S6、ICH M3等相关指导原则,国内外尚无肿瘤治疗性疫苗非临床研究的针对性指导原则。为更好指导和促进肿瘤治疗性疫苗的研究和开发,药理毒理学部撰写了《肿瘤治疗性疫苗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经中心内部讨论,并征求部分学术界和工业界专家意见,现形成征求意见稿。
我们诚挚地欢迎社会各界对征求意见稿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后续完善。征求意见时限为自发布之日起一个月。
您的反馈意见请发到以下联系人的邮箱:
联系人:闫莉萍
联系方式:yanlp@cde.org.cn
感谢您的参与和大力支持。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2024年6月21日
相关附件
1《肿瘤治疗性疫苗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征求意见稿)》.pdf
2《肿瘤治疗性疫苗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pdf
3《肿瘤治疗性疫苗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反馈表.docx
前言
本指导原则中,肿瘤治疗性疫苗是指通过诱导或增强机体针对肿瘤抗原的特异性主动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清除微小残留病灶或癌前病变,以及建立持久抗肿瘤记忆等治疗作用的一类产品。它将肿瘤抗原通过不同形式注射到机体内,经抗原递呈细胞识别、摄取、加工处理后将抗原信息递呈于细胞表面,诱导机体产生抗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尤其是对细胞毒 T 淋巴细胞的激活,随后迁移并浸润至肿瘤微环境中发挥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其作用机制不同于非特异性免疫作用的肿瘤治疗性疫苗(如卡介苗)。
肿瘤治疗性疫苗中的关键组分为肿瘤抗原,其根据肿瘤特异性可以分为肿瘤相关性抗原(Tumor-associated antigen,TAA)和肿瘤特异性抗原(Tumor-specific antigen, TSA)两类。TAA 是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在正常组织中低表达的抗原;TSA 通常仅存在于肿瘤组织,具有高度肿瘤特异性和更强的免疫原性。个体化肿瘤新生抗原为最具代表性的 TSA。TSA 类别中,除个体化肿瘤新生抗原外,还有共享 TSA(如 KRAS 突变抗原)和病毒基因整合 TSA(如 HPV E6 或 E7 蛋白)。肿瘤治疗性疫苗的形式多样化,包括但不限于细胞载体疫苗、病毒载体疫苗、多肽疫苗、蛋白疫苗和核酸疫苗等。
本指导原则主要适用于肿瘤治疗性疫苗,不适用于预防或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疫苗。
总体考虑
本指导原则的目的是为合理开展肿瘤治疗性疫苗非临床研究提供帮助和指导,以获取科学规范的试验数据支持开展后续临床试验和批准上市。本指导原则在遵循 ICH S6、ICH S9、ICH M3 等相关指导原则的基础上,阐述了上述指导原则未涵盖的特殊情况。随着技术的发展、认知程度的深入和相关研究数据的积累,本指导原则将不断完善和适时更新。
肿瘤治疗性疫苗类型多样化、组成复杂,既涉及到细胞、病毒等生物组分、也涉及到化学合成的多肽、核酸、辅料、佐剂等。基于肿瘤治疗性疫苗的作用特点或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其非临床研究策略与一般生物制品相似。而对于全新的辅料和佐剂应基于其分子类别,遵循创新性生物制品或化学药的研究策略。不同类型肿瘤治疗性疫苗的非临床研究策略存在一定差异。本指导原则基于此类药物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对非临床研究进行建议和指导。研究者在参考本指导原则时需基于药物特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开展科学合理的非临床研究。在非临床研究阶段尽可能对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免疫程序、给药途径及佐剂联用等进行研究,以支持临床给药方案的拟定;应在相关动物种属中充分暴露药物的毒性反应特征以及毒性反应与药物剂量/体内暴露的相关性,以预测人体用药风险,并拟定相应的临床风险控制措施。
通常,肿瘤治疗性疫苗关键非临床研究所用受试物应能代表临床试验拟用样品,应尽可能与临床拟用样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属性一致或相似。若采用替代产品进行研究,替代产品的生产工艺、质量属性应尽可能模拟临床拟用样品,提供详尽的相关生产工艺、质量研究等资料说明二者的相似性。一般情况下,非临床安全性研究应在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认证的机构开展,并遵循 GLP。
关键词:
肿瘤治疗
分享: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政策法规
热门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策法规
在线咨询
0755-8668-0658
我要留言
Coyright © 2017 益世康宁.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022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