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us now0755-8668-0658 Emailinfo@immuclin.com
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的随访
文章作者:admin 所属类别:肿瘤预防 阅读量:63
        近年来,国内前列腺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但由于各种原因,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属于中晚期,失去根治性前列腺切除的机会。对于中晚期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不仅是一种姑息性治疗手段,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治疗方法包括应用联合雄激素阻断、选择双侧睾丸切除术或LHRH-A联合应用雄激素拮抗剂氟他胺或比卡鲁胺。

一、内分泌治疗后随访项目

1、PSA检查

        根据治疗期PSA水平和治疗初期3~6个月PSA水平下降情况,判断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和反应的持续时间。文献中对治疗前PSA水平的预后判断价值尚有争议,因此不可以用于预测内分泌治疗反应的持续时间。
        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PSA水平与预后相关,然而患者个体不同,这个标准并没有绝对价值。治疗3个月和6个月的PSA水平越低或不能检测到者,相对于高PSA水平患者,可能对治疗反应性持续时间更长。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PSA水平变化,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提示肿瘤对内分泌治疗可能不敏感,或在治疗过程中逐步内分泌治疗不敏感,应当考虑二线药物治疗、化疗或局部姑息性放疗。①血清PSA水平极高,治疗后下降缓慢,且保持较高水平。②治疗后可以下降至正常,随着治疗进行,逐步上升。③PSA并不显示升高,始终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这可能与肿瘤分化差相关。
        内分泌治疗的早期阶段,应对患者进行有规律监测。对于无症状患者进行规律的PSA监控可以更早发现生化复发,如PSA水平升高通常早于临床症状数月。然而必须强调PSA水平并非一个可靠的逃逸标志物,不可以单独作为随访检查。15%~34%的患者发生临床进展,其PSA水平可正常,而且在一些低分化或未分化的肿瘤中,PSA水平在治疗前后可一直处于正常水平。因此对于这些病例的长期随访,需要结合其他辅助检查,单凭血清PSA检测是不够的。

2、肌酐、血红蛋白、肝功能监测

        在进展肿瘤中监测肌酐是有价值的,因为可以发现上尿路梗阻。血红蛋白,肝功能的监测也可以显示疾病进展和(或)内分泌治疗的毒性。后者常导致治疗的中断(如非类固醇类抗雄激素药物的肝毒性)。
碱性磷酸酶及其骨特异性同工异构酶可以用于检测M1b期患者,同PSA相比,这些标志物有不受内分泌治疗的直接影响的        优点:内分泌治疗可使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这种情况下检测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可能更有帮助。

3、骨扫描、超声和胸片

        PSA正常的无症状患者不需要进行骨扫描。对于内分泌治疗过程中出现PSA升高,骨痛等症状者应行骨扫描检查。必要时行B超和胸片检查。

二、随访方案

        1、推荐在内分泌治疗开始后3个月进行随访
        2、内分泌治疗后的随访指导方针
        ⑴随访在内分泌治疗开始后第3和第6个月进行,随访项目应至少包括血清PSA测定、DRE和细致的症状评估,后者旨在评价治疗反应及治疗不良反应,血清睾酮测定为可选项目。
        ⑵症状、预后因素及治疗反应的随访应因人而异。
        ⑶对于M0期患者中治疗反应良好者,如症状改善,心理状况良好,治疗依从性佳,PSA水平小于4ng/ml,可每6个月随访1次。
        ⑷对于M1期患者中治疗反应良好者,如症状改善,心理状况良好,治疗依从性佳,PSA水平小于4ng/ml,可每3~6个月随访1次。除基础随访项目外,可附加血红蛋白、血肌酐及碱性磷酸酶测定。
        ⑸疾病进展时,随访间期应缩短。对于疾病进展、按标准治疗无反应的患者,可行个性化随访方案。
        ⑹稳定期患者不推荐行常规影像学检查。


参考文献:《前列腺癌》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