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us now0755-8668-0658 Emailinfo@immuclin.com
树突状细胞(DC)的分类
文章作者:admin 所属类别:肿瘤预防 阅读量:3231
        DC是骨髓产生的一群异质性的细胞,含有不同表型、功能和分布的亚群。它主要分为两大类,即髓源型DC(myeloid  DC)和浆细胞型DC(plasmacytoid  DC),后者主要来源于淋巴系统,形态特征同浆细胞相似,表型特征为CD11c— CD123hi,主要分布在血液、周围淋巴器官和胸腺中,约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0.4% 。它体内干扰素α(IFN- α)的主要产生细胞,在抗病毒的初始免疫应答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表明,此型DC对浆细胞的产生和控制抗体免疫反应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浆细胞型DC处理递呈抗原和刺激T淋巴细胞的能力均较髓源性DC弱,再加上这群细胞不易大量制备,因此其临床应用尚未得到有效的开展。目前研究比较清楚、得到广泛应用的是髓源型DC。这类DC形态似单核细胞,以CD11c + CD123lo为表型特征,约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0.6% 。根据在组织中分布的不同它又分为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和间质型DC(DC)2个主要亚群。前者主要分布在表皮以及口腔、呼吸道和生殖器粘膜中,以表达CDla、langerin和胞内出现Birbeck颗粒为特征。后者分布在其他组织器官中,在不同的组织器官中可有不同的名称。髓源型DC在摄取和处理抗原以及控制免疫反应的启动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有的DC都存在3种不同的分化状态,即DC前体细胞、未成熟DC和成熟DC。关于不同分类和亚群的DC是否具有相同的DC前体细胞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论,有假说认为各种DC均来源于相同的DC前体细胞,只是在不同环境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下最终分化成具有不同功能的成熟DC亚群;而另外的假说认为早在造血前体细胞分化为DC前体细胞的时候就产生了不同的亚群,这些前体细胞随后在环境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分化为不同的DC亚群。

        DC是在骨髓中由CD34+的造血前体细胞在多种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分化产生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3(IL-3)、干细胞因子(stem-cell factor)、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LT3L)都直接参与了DC的分化。DC离开骨髓后即为未成熟DC,其胞浆内有高水平的MHC-II类分子的mRNA,但其表面MHC-II类分子的表达却甚少。未成熟DC很少或不表达CD40、CD80和CD86等共刺激分子,也很少产生IL-12,但是未成熟DC能内化各种分子和病原微生物。当接触细菌产物如脂多糖(LPS)、鞭毛蛋白(flagellin)等后,期表面表达MHC-II类分子以及CD40、CD80、CD86等共刺激分子增加,IL-2也分泌增多,即成为成熟DC。只有成熟DC能刺激初始T淋巴细胞,它也是最有效的刺激二次T细胞反应的细胞。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