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预防

抗原处理与提呈

时间:2023-06-25 作者:admin 来源:
        根据来源的不同,抗原可分为外源性抗原和内源性抗原。一般情况下,外源性抗原通过APC细胞表面的MHC  II分子进行提呈,而内源性抗原则通过MHC  I类分子进行提呈。在某些情况下,细胞外环境的抗原也能通过MHC  I类分子提呈,刺激CD8+T细胞免疫,称为交叉提呈。
1、MHC  II类分子提呈外源性抗原
        APC可以通过巨吞饮作用、胞饮作用、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吞噬作用和内化等多种途径摄取抗原。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在M II C(MHC class II conpartment)中进行,抗原被降解成抗原肽,抗原肽与MHC  II类分子的沟槽结合。改过程有Ii、HLA-DM和其他蛋白酶等参与。在M  II  C中形成稳定的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然后被转运至细胞膜,可在细胞膜上存留数天,以利于T细胞识别。抗原肽和MHC  II类分子的结合几乎是不可逆的,牢固的结合一方面可保护抗原肽不被蛋白酶降解,另一方面也能防止其他细胞外蛋白干扰抗原提呈。复合物被提呈后或未被提呈,均可重新被细胞内化和降解,以避免免疫系统被长期激活。
        部分外源性抗原也可不通过Ii依赖性途径与MHC  II类分子结合,而是直接与胞膜表面的空载MHC  II类分子结合;或者抗原被吞噬进入细胞后在体内中被降解成多肽,这些抗原肽随后与再循环至胞内的空载的成熟MHC  II类分子结合,形成稳定的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转运至细胞膜。
2、MHC  I类分子提呈内源性抗原
        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胞质内的蛋白酶体在内源性抗原的降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内源性抗原首先在胞质内与泛素结合,泛素化的蛋白质打开空间结构后释放泛素,线形的蛋白质进入免疫蛋白酶中被水解成6~30个残基的肽段。内源性抗原肽被TAP转运么入内质网与新组装的MHC  I类分子结合。TAP1和TAP2各跨越内质网膜6次共同形成一个孔样结构,依赖ATP对肽段进行主动转运。MHC  I类分子的合成需要多种伴侣分子参与。在内质网内,形成抗原肽/MHC  I类分子二聚体。被ATP转运入内质网的肽段,可结合部分折叠MHC  I类分子的抗原结合沟槽。荷载抗原肽后,MHC  I类分子才能与伴侣分子结合,稳定地表达在内质网膜上并经高尔基体转运至细胞膜提呈给相应的T细胞。
        一般蛋白、进入胞质的外源性抗原等的提呈不仅依赖TAP途径,可能是这些蛋白经未知途径进入内质网腔内,它们与内质网内合成的膜蛋白或分泌性蛋白一样可以被内质网的蛋白酶降解,再与MHC  I类分子结合而被提呈。
3、交叉提呈
        当病毒进入机体或细胞发生突变,机体就会通过适应性免疫反应利用CTL来清除感染或突变的细胞。CTL所介导的杀伤主要是通过识别感染细胞或突变细胞表面MHC  I类分子提呈的病毒蛋白或突变基因序列。但是,在感染的最初阶段,相应抗原特异性的CD8+T细胞频率很低,初始型的CD8+T细胞必须被APC表面的MHC  I类分子提呈相应的抗原肽来活化并扩增。如果APC自身不能合成该抗原,那么它必须从外界获取抗原并以MHC  I类分子提呈的方式提呈给T细胞,这种传统方式就称为交叉提呈(cross presentation)。
关键词: 抗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