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us now0755-8668-0658 Emailinfo@immuclin.com
大肠癌患者发病年轻化 定期筛查远离它
文章作者:益世康宁 所属类别:早期发现 阅读量:888
        在我国,大肠癌的发病年龄较美国要提前10年,而且,青年癌症患者中大肠癌占23.7%。笔者做过青年大肠癌患者的随访和研究,结果表明青年患者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

        早期肠癌多无任何症状,有症状时大多已发展为中晚期,故只能通过定期筛查才能发现。部分早期大肠癌在肠镜下就可以切除,无需剖腹。但是,目前大肠癌手术后复发率高达60%。局部复发往往存在腹膜播散,邻近脏器侵犯如骨盆和腹壁、肾脏和子宫附件、膀胱、前列腺精囊腺等等,再次手术难度大,风险大,切除率低,放化疗和靶向等非手术治疗效果亦不佳。所以早期发现至关重要。

        然而,我国到医院就诊的大肠癌患者仍以中、晚期居多,手术后5年生存率不及60%。造成我国高发病率和低存活率的主要原因是早期发现太少。所以,对无症状人群的普查是提高早期大肠癌检出率和治愈率的关键。

        大肠癌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腹泻与便秘交替、粪便变细、黏液便或脓血便、便血、贫血、腹部包块、指检直肠包块、腹胀和肠梗阻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尽早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曾有许多大肠癌患者,在早期仅有大便带血表现,却误当成痔疮而延误诊治一年甚至两年,此类临床教训非常之多。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尤其要重视大肠检查,比如:1、大肠息肉;2、家族遗传性息肉和息肉病;3、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4、胆囊切除术后;5、有大肠癌家族史者。

        鉴于我国大肠癌发病年龄较欧美国家明显提前,故主张普查在40岁以上人群中积极推广,目前普查一般先行粪便潜血试验2次,反应阳性者则进一步接受肠镜检查。

【小知识】大肠癌普查三法

1、直肠指检直肠指检是主要的检查方法,因为大肠癌中70%-75%发生在直肠和乙肠。直肠指检一般能了解距肛门8厘米范围内的病变。

2、大便隐血试验该方法简便易行,费用低廉,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检查一次,可作为大肠癌大规模普查的初筛方法。如阳性,则进一步做纤维结肠镜检查。

3、纤维结肠镜检查有上述高危因素者,如有条件从40岁开始,每年结肠镜检查一次,连续三次。如阴性,以后每四年检查一次。凡有便血或大便习惯改变,经直肠指检无异常发现者,应常规进行肠镜检查。
关键词:
分享: